上海:发展“四新”经济,诠释万众创新

 
( 2015-01-13 )

放弃政府主导,不搞预设的产业定位,“充分留白”;搭好公共平台,降低“草根”创新成本,激活每个创新细胞。上海通过政府“换脑筋”,优惠政策做“减法”,营商环境做“加法”,催生万众创新的“新常态”。

一个核心:围绕全球科创中心

发个短信到10086,自动回复是由智能机器人提供的。朋友聚会先看看点评,顺便来个团购……这些热门应用背后的上海企业,虽然看起来不够“高大上”,但发展速度惊人。其所代表的“四新”经济——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成为上海在“新常态”下的新亮点,引领“创新驱动、转型升级”的步伐。

“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、工业革命等趋势下,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以技术创新、应用创新、模式创新为内核,催生了‘四新’经济。其本质就是自主创新。”上海市经信委主任李耀新说。

这有着深刻的全球背景和本地现实。当前,上海已进入“最不典型发展、最典型转型”的阶段。国家领导人提出,上海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。

互联网金融就是上海“四新”经济的一张名片。当前,上海已占据国内第三方支付约60%的业务量,一些服务平台的规模实现了倍数甚至几何级数的增长。

两大方向:去政府主导、去产业定位

“四新”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何异同?是不是新瓶装旧酒?梳理部分代表企业的成长经历,不难发现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,但又呈现不一样的发展路径。

——放弃政府主导。如果说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有较强的政府主导意志,多用“加法”。“四新”经济体现了市场需求和草根特性,适用“减法”。

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,进一步激励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,发展“四新”经济就是上海交出的答卷。“发展‘四新’经济,要更多依靠基金、风投等专业机构。政府主要致力于破解工商登记、市场监管和人才税收等共性瓶颈问题,而不是管头管脚、包办一切。”李耀新说。

——淡化产业定位。“四新”经济本身代表着产业相互融合、渗透的趋势,没有一个固定的框框。为此,上海对“四新”经济只提大的方向,但不确定具体的产业内涵。充分留白,允许企业盲人摸象,让创业者八仙过海、各显神通。

淡化产业定位的结果,在上海催生了大量的“四不像”企业。如总部位于上海张江的普兰金融服务公司从事的票据经纪,属于典型的跨界、混搭,有效对接了中小企业和银行。普兰金融总经理李映辉介绍,2014年前10月企业经济规模约10万亿元,带动了一个全新细分行业的发展。

三类抓手:换脑筋、搭平台、建载体

发展“四新”经济,不是捡到篮子里就是菜。政府不搞主导,但必要的引导不可或缺。在引导的过程中,上海形成了一批新思路、新方法。

最首要的是政府“换脑筋”。国家“千人计划”专家付常俊博士,四年前创办安凸塑料添加剂有限公司。17人的研发、销售和生产团队,目前人均产值超百万元。回忆成长经历,付常俊最感谢创业初期嘉定高科技园区为其代理行政、税务等繁琐事务,让创业者能够专注研发。“政府支持‘四新’,不是要直接给钱,创造环境、培育专业的服务机构更加重要。”

搭好公共平台、降低创新成本。上海土地紧缺,商务成本、生活成本高,这个事实政府很难改变,但并不是束手无策。有统计显示,全国每三个新药,有一个来自上海张江。这背后的重要推手,就是政府搭建的公共平台。一个创业者只要有想法,在张江用不着建实验室、买设备,完全可以用公共平台做研究,由此带动了生物医药在上海集聚。

抓紧载体建设,激活每个细胞。“四新”概念是虚的,但推进要实的。上海已明确,将依托既有的工业园区、服务业功能区建设创新基地,每一个基地都是独立的细胞。与此同时,研究设立产业基金和并购基金,联手行业协会建立创新联盟,培育创新人才实训基地。把人、钱、地等各种要素整合起来,构建完整的创新链条。

(来源:新华每日电讯)

     版权所有:上海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沪ICP备案09027789号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地址:上海市高安路19号